欢迎访问CEO资讯

《流浪地球2》:“硬科幻”还需要严密叙事的支撑

娱乐休闲 2023-01-310创始人


上映7天,总票房破23亿。不得不承认,如果说《流浪地球》成功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大门,那么《流浪地球2》则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后,正式开启了追赶好莱坞的征程。与四年前的第一部相比,《流浪地球2》在主题上延续了人类危机下的命运共同体意识,影像画面和情感饱满度方面有一定进步与提升,这是值得肯定的。但是,按照科幻片的高标准来要求,《流浪地球》系列作为中国式“硬科幻”电影的代表作品,在叙事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

《流浪地球2》虽是续集,但故事情节却属于前传。影片通过三条线索,讲述了“流浪地球”计划的来龙去脉,补全了第一部中主人公的身世。三条线索中,以周喆直为代表的国家领导,在世界各国高层决策中,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,彰显出大国的情怀、责任和担当;以刘培强为代表的航天员,为国为家,勇敢拼搏,奉献付出;以图恒宇为代表的科技人员,在亲情驱动下,百折不挠地探索数字生命前沿领域,并在关键时刻促成发动机点火,让地球成功避开月球碎片的撞击。上述三条线索,既塑造出睿智镇定、力挽狂澜的高层领导形象,也表现了普通人的爱情、亲情、友情。


影像画面上,《流浪地球2》可圈可点,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准。直入云霄的太空电梯、壮观的无人机群、激烈的空中大战、逼真的太阳风暴、极具震撼感的月球核爆场景,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效果和可观赏性。


然而,在故事情节方面,《流浪地球2》和前作一样,未能走出叙事贫弱的误区。最明显之处,是矛盾冲突设置的牵强。在商业类型片中,矛盾冲突是促使人物采取行动,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。通常类型片的矛盾冲突会设置成——主人公为实现目标与各种阻碍进行对抗。在对抗过程中,故事情节得以发展,人物性格得到揭示。


《流浪地球2》中,影片开头段落的矛盾冲突是在“移山计划”执行者与反对者之间展开的。反对方的黑客侵入网络系统,操纵无人机袭击太空基地,还派人潜入太空电梯,与刘培强、韩朵朵等人展开激烈搏斗。该段落的矛盾冲突以执行方用“550C”覆写系统、夺回无人机控制权,反对方发射导弹炸毁太空电梯和方舟号空间站而告终。在此过程中,刘培强与韩朵朵的爱情迅速升温,两人走到了一起。



如果说,开头段落的矛盾冲突还算基本合理的话,那么,当“移山计划”的可行性得到验证,并更名为“流浪地球”计划之后,执行者与反对者之间的矛盾却被大大淡化了。那靠什么矛盾冲突来推进故事呢?影片创作者祭出的法宝是——意外。影片设置了一次又一次的意外,几乎让每次执行任务都发生意外,以此来营造紧张氛围,渲染悲壮感。逐月发动机过载爆炸,宇航员们只得开着飞船往月球上放置核武器;核弹即将放置完毕时,一艘运输艇失控撞向刘培强所在的飞艇,致使人员受伤;由于无法按时串联起核武器引爆密码,宇航员只好登陆月球人工启动核弹;图恒宇、马兆带队到北京重启根服务器,因意外频发,一位队友的腿被门夹断,马兆也因腿被设备压住溺亡,图恒宇最后亦被淹死。用过多的意外来制造冲突,推进情节,既有重复之嫌,也让观众对造成这些意外的科技产生怀疑。


这样的“意外”,在《流浪地球》中同样存在,例如第一部结尾处设备出现故障,就是主人公刘启手动操作下才完成的。高科技在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,最后还得人工手动解决,让人怎么能放心地信任科技?影片中的“流浪地球”计划本身就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,如果科技如此不靠谱,该计划岂不成了让人惴惴不安的大冒险?成了孤注一掷的赌徒行为?与该计划相关联的宏大感、悲壮感、英雄主义岂不都被消解了?


此外,影片中的某些细节同样缺乏逻辑性,经不起推敲。例如,当逐月发动机相继爆炸并引发潮汐变化乃至海啸后,广播中已通知沿海居民搬迁到高地势区避险,然而即将离开地球去空间站的刘培强与岳父、儿子告别时,地点却仍在海边。又如,影片中决策者们阻止研发数字生命,是因为担心人们沉溺虚拟世界而不愿面对即将到来的现实危机,但最终恰恰是图恒宇父女的数字生命在关键时刻启动了行星发动机,挽救了人类。既然数字生命可以挽救人类,当初为何一定要禁止研发呢?就算是要禁止研发,为何要因噎废食,关闭全球互联网?影片后来为了启动行星发动机,又要重启全球互联网,这样的前后矛盾,使剧情显得颇为生硬。再如,“流浪地球”计划要持续2500年,漫长的流浪中如何解决粮食问题,影片却完全没有交代。这些不合逻辑之处,已然成为“硬科幻”的“软肋”。


影片叙事上的另一缺陷则是为了强化危机感和紧张感,不断用字幕提示“距某某危机还有多长时间”,这样的提示出现得过于频繁,让观众提前预知影片即将发生的故事,没有了悬念和震惊感,观影乐趣也随之降低。


不可否认,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凭借壮观的画面、震撼的音乐、浓烈的情感,确实可以令观众沉醉,甚至潸然泪下。然而,叙事方面的不足,也对影片剧情的合理性与可信度造成制约,影响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。要想达到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双赢,《流浪地球》系列影片还需要在叙事上多下功夫。唯有以逻辑严密、生动曲折、引人入胜的故事做支撑,“硬科幻”电影才能摆脱叙事生硬的弊病,真正走进观者内心,彰显中国电影的文化“软实力”。(作者: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,文学院副教授 周仲谋)

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展示,不拥有所有权,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、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/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,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Copyright © 2099 CEO资讯 |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:苏B2-20221286

苏ICP备2022030477号-13 |——:合作/投稿联系微信:nvshen2168

|—— TXT地图 | 网站地图 |